11月16日,安徽省市場
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45期
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檢出不合格食品17批次。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安慶桐城市朱一鳴超市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江蘇鴻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老式
面包(奶香味),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亳州山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康美分公司銷售的、標稱亳州山福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葛根,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安徽省驛達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符離服務區(宿州)銷售的、標稱安徽香客萊食品有限公司(滁州)生產的鮮
蝦醬,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馬鞍山市含山縣環峰盈彰早點店銷售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滁州市定遠縣池河鎮徐李小吃部銷售的油條,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防腐劑是指天然或合成的化學成分,用于延緩或抑制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常見的防腐劑有苯甲酸及其鈉鹽、山梨酸及其鈉鹽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得超過1。
二氧化硫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劑和防腐劑,遇水以后形成亞硫酸,二氧化硫被氧化時可使食品的著色物質還原褪色,亞硫酸對食品的褐變有抑制作用,對細菌、真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既是漂白劑又是防腐劑。二氧化硫不合格的原因是生產企業未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規定,超范圍或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
山梨酸及山梨酸鉀是食品防腐劑,具有廣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山梨酸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體內無殘留。造成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中衛生條件不佳超量使用而導致。
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如硫酸鋁鉀(又名鉀明礬)、硫酸鋁銨(又名銨明礬)等在食品中起到膨松劑、穩定劑作用,如超范圍或超量使用會產生鋁殘留。鋁的殘留量(干樣品,以Al計)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商戶為增加產品口感,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復配食品添加劑中鋁含量不符合相關產品標準要求。
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安徽永輝超市有限公司舒城萬達廣場分公司(六安)銷售的鱸魚,甲硝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馬鞍山含山安德利購物中心有限公司銷售的遼峰
葡萄,苯醚甲環唑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銅陵市銅官區金萬家超市(中和園店)銷售的小蔥,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宿州市埇橋區金園超市蘋果店銷售的鯉魚,地西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馬鞍山市含山縣天潤發超市有限公司含山分公司銷售的昂公魚(淡水魚),恩諾沙星(以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甲硝唑是硝基咪唑類抗菌藥,主要用于治療或預防厭氧菌引起的系統或局部感染。此外,甲硝唑對滴蟲、阿米巴原蟲也有較好的殺滅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31650—2019)中規定,甲硝唑被列入允許作治療用,但不得在動物性食品中檢出的獸藥。農產品中檢出其含量超標的主要原因可能為養殖人員施藥沒有按照規定使用或沒有嚴格執行休藥期相關要求而導致。
苯醚甲環唑,又稱惡醚唑,是低毒雜環類殺菌劑農藥。苯醚甲環唑是三唑類殺菌劑中安全性比較高的一種,廣泛應用于果樹、蔬菜等作物,有效防治黑星病、白腐病、赤霉病等。農產品中苯醚甲環唑殘留量超標,可能為種植者未嚴格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21)中規定用量使用,或者使用后未嚴格落實農藥使用后安全間隔期有關規定而導致。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是一類廣譜、速效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殺螨劑,《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水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
地西泮又名安定,為鎮靜劑類藥物,主要用于抗焦慮、鎮靜、催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31650—2019)中規定,地西泮為允許作治療用獸藥,但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地西泮可以降低新鮮活魚對外界的感知能力,降低新陳代謝,保證其經過運輸后仍然鮮活。鯉魚中檢出地西泮,可能為不法商家為使水產品保持鮮活、降低死亡率,違規在水中使用地西泮導致。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動物源性食品中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養殖戶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產品上市銷售時藥物殘留超標。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6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蚌埠市懷遠縣蘭橋張玉躍煙酒店銷售的、標稱蚌埠市懷遠海之藍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荊山七泉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蚌埠市五河縣朱頂鎮超鼎購物商場銷售的、標稱蚌埠市五河縣清優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方達純凈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柳俊礦泉水店銷售的、標稱皖南陵縣皖南飲品廠(蕪湖)生產的宇霖山泉包裝飲用天然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池州市青陽縣蓉城鎮柳俊礦泉水店銷售的、標稱安徽省青陽縣金茗山天然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金茗山泉,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宿州大潤發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安徽上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宿州)生產的胖大海菊花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亳州市盛昌健中藥材銷售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安徽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亳州)生產的冬瓜荷葉茶,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包裝飲用水中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可能是源水防護不當,水體受到污染;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如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礦泉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者是包裝材料清洗消毒有缺陷所致。
霉菌是真菌的一種,霉菌超標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消毒不徹底,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生物毒素問題,為亳州市利辛縣糧廈生鮮柜組銷售的花生米,黃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黃曲霉毒素是黃曲霉、寄生曲霉等產生的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B1多在農作物因潮濕發霉變質時產生。黃曲霉毒素B1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花生堅果類原料在種植、采收、運輸及儲存過程中受到黃曲霉霉菌污染,企業在生產時沒有嚴格挑揀花生原料和進行相關檢測等。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生產經營者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