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郵 編: | 15810687836 |
電 話: | 4006-099-690 |
網 址: | m.qslqynn.cn |
公司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和盛大廈 |
按照《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2016年全國“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的通知》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推動農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現就開展好2016年 “安全生產月”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思路
以黨中央、國務院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強化安全發展觀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質”主題,通過開展系列宣教活動,進一步推動樹立紅線意識,加強安全法治,落實安全責任,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廣大干部職工及農民群眾的安全素質,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保持農業安全生產持續向好發展勢頭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二、組織領導
成立農業部“安全生產月”活動組織委員會(以下簡稱組委會),部安委會主任、副主任分別擔任“安全生產月”活動組委會主任、副主任。組委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農業部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指導、協調、督導各司局和各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
三、活動主要內容
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于2016年6月開展,農業行業、農業部系統單位同步開展。
(一)農業行業重點活動安排。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畜牧業司、獸醫局、農墾局、漁業漁政管理局等相關行業司局,要認真落實“三個必須”的要求,依法履行監管責任,加強行業指導,推動活動開展。
一是開展安全發展主題宣講活動。指導行業認真組織開展領導干部論安全發展活動,切實通過作專題報告、接受采訪等形式,教育引導全社會關注農業安全生產,堅守安全生產紅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邀請相關專家以及農業企業負責人,以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宣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知識技能,推動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樹立、安全生產理念普及和安全素質提升;深入開展安全生產知識下基層活動,通過組織安全生產宣講團、向基層發放安全生產教育讀本、組織觀看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片等形式,廣泛宣傳農業安全生產知識,切實提高基層干部職工和廣大農民群眾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意識;組織安全生產執法監管部門干部職工、重點崗位責任人、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通過在媒體上發表評論、撰寫體會文章,開展在線訪談和舉辦安全生產論壇等方式,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政策法規,普及安全知識,弘揚安全文化;配合主題宣講活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知識大賽、爭做安全生產忠誠衛士演講比賽等活動,提升安全生產宣傳的傳播力、感染力和影響力。
二是開展“6·16”全國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指導行業認真組織廣場咨詢活動,切實通過現場咨詢面向社會公眾和從業人員集中宣傳農業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和自救互救方法等,回答群眾關心的安全生產問題;深入開展媒體宣傳咨詢活動,廣泛利用主流媒體、行業媒體和網站、手機報、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刊發署名文章、開設專版專欄、在線訪談、公益廣告等形式深入宣傳,進一步推動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農業安全生產工作;積極開展微信傳播安全生產知識活動,動員廣大干部職工把安全生產有關照片、名言警句、體會感悟、期望寄語等分享到朋友圈,拓展宣傳覆蓋面,提升宣傳影響力。屆時,農機部門將在吉林、浙江、安徽、云南、新疆5省同步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帶動全國農機監理人員統一行動,集中宣傳農機安全生產;畜牧草原部門在遼寧省舉辦第二個全國草原防火減災主題宣傳活動,向基層撲火隊員贈送撲火裝備,向農牧民群眾發放草原防火減災、避險急救的有關書籍及宣傳資料,并提供草原防火法律法規及避險自救知識咨詢。
三是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教育活動。選取行業典型案例,通過專題研討會、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認真組織開展事故警示教育。農機部門結合事故警示教育活動,組織開展“農機監理干部與百名農機手談心對話”活動,要求縣(市)農機監理干部與轄區內不低于100名農機手談心對話,了解農機手所想所需,有針對性進行安全教育與技術服務。漁業部門要選取近年來發生的一些典型重大漁業安全生產事故,以影視、圖文等形式,充分利用伏季休漁期,組織開展警示教育,強化漁民安全生產意識,督促企業船主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直屬墾區要針對夏季危險化學品事故易發多發特點,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警示教育,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提高防范意識和能力,推動安全生產工作。其它行業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好警示教育,切實提高廣大干部職工以及農民群眾的責任意識、警覺意識和防范意識。
四是開展安全生產督查檢查活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相關行業司局要加大對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時節行業安全生產督查檢查,切實以“安全生產月”活動有效開展推動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落實,以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確保活動順利開展。要邀請相關媒體參與安全生產大檢查,積極發揮媒體在安全監管方面的推動作用。農機部門要結合“三夏”農業生產,組織執法監理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走村入戶,開展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確保“三夏”農機搶收搶種作業安全。漁業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全國漁業安全生產檢查專項行動,通過自查自糾、異地檢查、督導抽查、重點回查等方式,對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一輪大檢查、大排查,確保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監管責任和漁船船主主體責任落實到位。直屬墾區要緊盯涉危企業、人員密集場所等安全生產重點單位、重點行業組織專門力量開展一次安全隱患大排查,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其它相關行業要認真對照安全生產職責要求,切實落實行業監管責任,積極主動開展安全大檢查,排查治理安全隱患。
五是參與安全文化精品網上博覽會。積極挖掘行業優勢資源,創作或推薦優秀警示教育影視作品、展板掛圖、公益廣告和安全生產科普讀物等安全文化精品,經審核后上傳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政府網站和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官方網站,有效實現安全精品廣泛展映和快速共享,經過線上投票和線下評比,力爭入選全國安全文化精品網上博覽會在媒體上廣泛展示傳播。同時,組織發動干部職工在系統、本單位內部開展安全生產影視展、書畫展等活動,拓展宣傳廣度和深度。
(二)部機關及直屬單位重點活動安排。部系統單位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積極主動,立足落實安全責任,規范規章制度,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安全素質,重點開展好七項活動。一是開展安全知識進機關、進單位活動。切實通過邀請專家舉辦專題報告會、大講堂、專題講座等形式,集中宣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安全知識,強化干部職工安全生產責任意識,提升安全素質。部機關擬于6月中旬集中安排一次安全生產專題講座。二是組織模擬險情體驗活動。組織干部職工到安全體驗館、教學館等安全模擬場地,現場體驗險境逃生、險情處置等內容,用真實感受、切身體驗,增強大家的安全意識。三是開展警示教育。通過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警示教育展等形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深刻吸取事故教訓,提升大家事故就在身邊的警覺意識和防范意識。四是開展培訓活動。采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培訓活動,重點加強對安全監管人員和重點要害崗位人員的培訓。五是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回頭看”。部屬單位要在前期交叉檢查的基礎,組織開展一次“回頭看”,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六是舉辦主題演講、安全生產知識比賽等活動。進一步深化主題宣傳,調動干部職工學習安全知識、研究安全問題、遵守安全規定的自覺和積極性。七是開展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認真分析本單位、本部門安全生產風險點,研究建立完善應急預案,加強預案演練,確保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有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相關行業司局要針對行業特點,制定活動方案,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部機關和直屬單位要把“安全生產月”活動作為階段性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直接負責,落實保障經費,明確具體牽頭處室,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落實。
二要加強督導。農機、農墾、漁業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司局要建立“安全生產月”活動聯絡員制度和檢查督導制度,加強溝通聯絡,及時報送行業安全生產信息,活動期間信息報送不少于3篇,要求數據詳實、文字簡明扼要,每篇控制在1000字內;要建立和完善行業“安全生產月”活動考核辦法,結合實際細化考核內容和標準,進一步明確責任,督導活動順利開展。
三要深入宣傳。相關行業要結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加大行業“安全生產月”活動報道力度,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尤其是在全國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活動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好安全生產主題宣傳報道,掀起階段性宣傳熱潮,提升活動的影響力和實際效果。農民日報、農村工作通訊、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中國農業信息網、中國農機化導報、中國農民手機報等媒體,對農業安全生產工作和農業系統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情況要深入宣傳報道,營造農業安全生產強大輿論氛圍。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官方網站(www.anquanyue.org.cn),推出“安全生產月”警示教育片、標語、展板等,供選用。
四要務求實效。相關行業、部屬單位要將“安全生產月”活動作為強化安全發展觀念、推動法規政策落實、傳播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素質、預防安全事故的有力手段,堅持貼近實際、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緊扣主題、因地制宜、扎實深入地開展,推動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有效落實,確保活動取得實實在在成果。
請相關行業司局、部屬單位于7月10日前將2016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總結(紙制文件和電子文本)、活動期間的視頻資料(分辨率大于1280×720像素,格式為MP4、MPG2、AVI、MTS)、照片資料(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像素,格式為JPG、PNG、PSD)報送農業部安委會辦公室。
聯系人:徐力、李曉偉
電 話:010-59192113、59192116
傳 真:010-59191795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里11號(郵政編碼:100125)
電子郵箱:nybawh@agri.gov.cn
本文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