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郵 編: | 15810687836 |
電 話: | 4006-099-690 |
網 址: | m.qslqynn.cn |
公司地址: |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和盛大廈 |
嬰幼兒配方奶粉配方注冊制新政正式落地后,近八成品牌將被淘汰。屆時如何在國產、進口品牌做出選擇,將成為奶爸奶媽的新課題。
奶粉目前分干法和濕法兩種加工工藝。新京報記者近日走訪奶粉市場并從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國內市場2000多個奶粉品牌中,九成以上采用干法工藝。被國內消費者追捧的進口奶粉則大多執行“兩套標準”,即在中國市場采用干法工藝,在其本國則采用濕法工藝。為掩蓋干法工藝奶粉的“不新鮮”,一些企業甚至加入香精來提高奶香。
對此,新京報記者選購4款同段嬰幼兒奶粉進行了實驗。結果顯示,2款國產濕法工藝奶粉在溶解度上均優于2款進口干法工藝奶粉。
實驗時間:2016年9月22日
實驗樣品:4款不同品牌二段嬰幼兒配方奶粉(包含國產濕法工藝2款,進口干法工藝2款)
實驗地點:綠松鼠實驗室
實驗1
溶解度:國產濕法工藝奶粉溶解更好
實驗目的:對比4款奶粉的溶解速度。
實驗過程:1、將4款奶粉、4個透明玻璃杯按順序編號,進行盲測。2、在玻璃杯中注入125毫升60℃左右的溫水,取等量奶粉倒入。3、靜置30秒后待奶粉溶解,將奶液倒出,觀察杯底奶粉殘留情況。
實驗結果:在相同水溫、水量、奶粉劑量、溶解時間下,2號奶粉溶解情況最好,無明顯顆粒殘留,杯底僅存有少量白色奶液。1號奶粉溶解程度次之,杯底除少量乳白色黏稠奶液外,還有少許未溶解顆粒。3號、4號奶粉溶解度最差,杯底殘留較多黃色黏稠奶液及未溶解顆粒。
實驗解讀:
1號、2號奶粉為國產品牌,產品配料表顯示其主要成分為“生牛乳”及各種營養素,表明其采用的是濕法工藝。3號、4號奶粉為進口品牌,產品配料表顯示其主要成分為“脫脂奶(乳)粉”及各種營養素,表明其采用的是干法工藝。
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介紹,鮮奶濕法工藝奶粉溶解度更好,因其原料為新鮮牛奶,其工藝可使營養元素在液體里充分混合,噴出的粉更蓬松。相比進口奶粉要經長期運輸,國產濕法奶粉生產周期較短也更新鮮。
實驗2
氣味:受試者盲測對“香精”進口奶粉不感冒
實驗結果:
盲測環節5位受試者一致認為4號奶粉含有香精,聞起來像奶糖或奶茶,甜度很高。同時,5名受試者反映3號奶粉氣味最淡,有人認為該奶粉沒奶味,“像摻了水”,但也有人認為該奶粉較純。有4名受試者表示1號、2號奶粉氣味較正常,判斷理由為氣味類似純牛奶、學生奶粉或兒時喝的奶粉的味道。
實驗解讀:
1號、2號為國產奶粉,3號、4號為進口奶粉。從盲測環節看,有4名消費者更喜好國產奶粉的氣味,并表示會優先購買;僅1名消費者表示愿意購買3號進口奶粉;無一人選擇購買4號進口奶粉。從配料表來看,4號進口奶粉明確標明含有“乙基香蘭素”,表明該產品確實添加了香精。
目前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常用的香精有香莢蘭豆浸膏、香蘭素、乙基香蘭素等。一段嬰配奶粉中明令禁止添加香精,但二段、三段奶粉不受此限制。多數專家認為,盡管香精在規定計量內使用無安全風險,但由于母乳中不含香精,嬰幼兒配方奶粉也沒必要添加香精。
業內專家表示,單純從氣味上無法完全判斷奶粉,不過奶香味濃厚的奶粉有可能是加了香精,而味道過于清淡的奶粉很可能是經過長期運輸或打開時間過久造成的。消費者可從產品包裝配料表查看是否添加了香精。
■ 探訪
洋奶粉實施干濕法“兩套標準”
近日新京報記者走訪奶粉市場,采用鮮奶濕法工藝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僅有三元、飛鶴、完達山、君樂寶等少數國產品牌,包括進口品牌在內的九成以上奶粉使用的均是干法工藝。在隨機采訪過程中,所有消費者均表示對奶粉干濕法工藝“不了解”,甚至“沒聽說過”。
據介紹,干濕法工藝都是符合國家規定的。鮮奶濕法工藝是將鮮牛奶直接噴霧干燥加入營養成分制成,需經收奶、殺菌、攪拌、均質、加熱、噴粉等流程,工藝較復雜;干法工藝則是用混合機、包裝機等設備將大包粉、營養素等攪拌在一起,產品的均一性、理化指標穩定性較濕法工藝差。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進口奶粉采取“兩套標準”,即“中國版”采用干法工藝,而“本土版”則采用濕法工藝。新京報記者在美國target、Walmart兩大超市官網查詢美贊臣、雀巢、雅培嬰幼兒配方奶粉發現,其配料表顯示的均是“nonfat milk”,即脫脂牛乳,而非脫脂乳粉,表明采用的是濕法工藝;而其“中國版”奶粉配料多為脫脂乳(奶)粉,表明其使用的是干法工藝。
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介紹,幾年前在國外進行調研時發現,其本土幾大奶粉品牌均使用濕法工藝,但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配方、工藝都換了”,“大包粉進入中國要幾個月時間,牛奶的營養和風味會有流失,有企業加入香精調味。”
濕法工藝需自建奶源成本高
絕大多數國產嬰幼兒配方奶粉采用的也是干法工藝。一家采用濕法工藝的乳企相關負責人介紹,濕法工藝需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有牧場,有鮮牛奶,有奶粉加工廠。而許多干法工藝奶粉生產企業并不養牛,也沒有奶源。
此外,鮮牛奶與大包粉巨大的價格差距,也使得不少企業選擇干法工藝。據吳松航介紹,今年進口大包粉常規價格保持在1.7萬元/噸左右,價格最低時低至1.4萬/噸,而鮮奶成本要比進口大包粉高出一倍以上。“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不少企業甚至購買臨期大包粉進行加工。”
由于濕法工藝需要企業自建奶源,也間接加大了企業成本。吳松航表示,三元純濕法奶粉工廠目前已投入18億元,前期奶源建設也投入了20多億元,而一些從事干法工藝的小企業只需投入200萬元買一個攪拌機就可以生產,一年就可賺回成本,市場不好還可隨時退出,注冊制新政對這種投機企業將產生較大影響。
另據業內人士介紹,干法工藝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左右風靡國內市場。由于國內奶源、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無法與進口大包粉抗衡,導致國產原料奶需求減少,“殺牛倒奶”現象出現,阻礙了國內奶牛養殖業和乳品加工業的發展。
■ 小貼士
奶粉干濕法這樣辨別
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表示,對消費者來說,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看奶粉包裝上的配料表,含“生牛乳”的是鮮奶濕法工藝;如果沒有“生牛乳”,只標有“奶粉”、“脫脂乳粉”、“全脂奶粉”或“脫鹽乳清粉”,則是干法工藝。
飛鶴乳業相關負責人提醒,用復原乳加工成的奶粉也可稱為濕法工藝,但由于復原乳本身多為大包粉還原而來,新鮮度上無法與鮮奶濕法工藝相比。
本文關鍵詞:濕法 干法 奶粉